 | 姓 名: | 崔景贵 |
职 称: | 副校长、教授(二级), 博士生导师 |
专 业: | 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
工作单位: | 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校科协副主席,教授(二级)、博士后,博导,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 |
近5年研究领域或方向: |
|
从事科技工作经历: |
1990年7月,到江苏理工学院(原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工作至今。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6年破格两年晋升教授。2013年二级教授,2015年博士生导师(兼)。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2000-2003年),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2003-2005年),莱比锡大学(德国)心理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1月-7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心理学。
受聘担任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省教育学会理事、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常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客座心理咨询师,等。受聘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扬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兼)。曾兼任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高教学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常州市心理学会执行理事长等。
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团干部”“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6年心理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工作先进个人”“常州市十大杰出教师”“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
主要事迹(研究成果): |
主要事迹。崔景贵教授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6)、带头人(2007、2011),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教育学学科带头人,常州市“831”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常州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等。在省内外学校、社区及政府部门做心理科普讲座300多场次,受到广泛好评。在《大众心理学》《心理世界》《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撰写心理科普文章80多篇, 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等发表心理教育学等学术论文200余篇,是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职业教育心理学》和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心理教育学》主持人,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核心成员。主编出版《让我们的心理充满阳光》《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心理教育范式论纲》《学校心理辅导新论》等心理科普读物、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参与江苏省中小学心理教育丛书编写(26本,副主编),等。参与策划并组织举办江苏省心理学会首届学术大会、江苏心理教育高层论坛、中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江苏省心理学会首届教学年会、常州市心理学会学术年会等,取得圆满成功。
科研成果学术成果。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等20多项。
3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3次),省高校精品课程奖(2次),省高校精品教材奖及重点教材(2次),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省第三届、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及省教育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各1次),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3次),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次),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术成就一等奖(2011年)等厅级以上表彰奖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