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创建和评审工作 | ||||
| ||||
江苏省公路学会 (二)我会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和现场审查,严格执行《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创建与评审办法》的规定,接受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保证透明、公正、公平,公开。 《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创建与评审办法》中,第五条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优质工程奖”的创建与评审工作,设立“优质工程奖”创建与评审领导小组,下设创建与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优质工程奖”的挂牌创建、过程控制、复查评选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以及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项的推荐工作。省公路学会、航道协会、港口协会负责相应公路(桥梁、隧道)、航道、港口建设工程的挂牌创建、复查评选的具体工作,并协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相应工作;第二十条创建与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设区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可以与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合并进行;第二十五条评审人员应当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格纪律、廉洁自律。 另外,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组织开展2015年度“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项目创建和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交质技〔2015〕1号)要求:相关行业协会要认真组织好优质工程创建和评审工作,把好挂牌创建、过程检查和复查评选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优质工程项目评审的工作机制、评审机制,完善优质工程项目评审的综合审定报告。 (三)我会严格按照《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创建与评审办法》中明确的各项标准和要求,认真开展以下工作: 2013年,挂牌创建评审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共收到47家单位申报优质工程奖的创建材料,经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后,认定23项工程符合申报条件,上报给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创建与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 复查评选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材料审查阶段。从2013年4月中旬到6月中旬,学会组织人员对申请优质工程奖的35家申报单位和137家参建单位报来的材料进行逐项审查。最终决定对35家申请优质工程奖项目进行现场复查评审。第二阶段,现场评审阶段。省交通运输厅质量监督局和我会组织6~7人的专家组,于2013年6月25~29日和7月2~5日先后两次对各市申报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评审。 2014年,全省交通系统申报创建工程项目中挂牌创建37个,最后认定30项;复查评选10个项目。我会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6-7月,组织专家组先后两次对去年申报挂牌创建的21个项目进行9天的现场检查、评审。11月又组织专家分两次对今年的申报复查评选10个项目进行现场检查、评审。 2015年,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组织开展2015年度“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项目创建和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交质技〔2015〕1号)要求,于6月起组织开展2015年度“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项目的创建和评审申报工作。5~8月,我会对各市上报的优质工程项目各类申报材料50多份进行审查、整理、催补完善。在省厅质监局同意后于10月组织两个现场检查组对符合评审条件的48个项目进行现场检查、评分,累计行程5000多公里。经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检查各种施工、监理、质监资料上万份,对全部项目做出客观评议和评分。按省厅质监局新要求完成2015年度江苏省优质工程挂牌创建项目中间检查报告表29份和复查报告16份。 2016年,学会完成了“337省道南京段扩建工程”等31个公路桥梁项目挂牌创建申报资料的审查、中间检查工作和“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南京绕越公路东北段”等22个公路桥梁项目申报复查评选申报资料进行审查、中间检查工作和评审工作。4-6月学会组织了优质工程项目挂牌创建和复查评审项目的申报受理和资料审查工作,提交了2016年度“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挂牌创建和复查评审材料汇总表;7-8月初学会组织专家组完成了申报挂牌创建项目的中间审查和复查评审项目的现场复查工作,专家组历时20多天,行程近8000公里完成了全省所报优质工程项目的现场检查工作,8月底完成了资料的整理、汇总了专家评分、监理评分和质监部门的评分,计算了各项目平均得分,完成了检查情况总结,提交了2016年度“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项目现场复查评审报告和2016年度“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项目申报、检查情况汇报;9月初根据各个项目申报和现场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完成了2016年度“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项目申报、检查情况通报。 三、取得成效与评价 “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是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加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增强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节约、环保意识,争创优质工程,提高交通建设工程质量,于2012年设立的奖项。 设奖之初,省交通运输厅从行政放权、转移职能角度考虑,同时也是在学会的积极争取沟通下,江苏省公路学会全程参与了奖项设立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近年来,在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创建与评审领导小组和省厅质监局的指导下,江苏省公路学会全面开展了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桥梁、隧道)的挂牌创建、复查评选的具体工作。 (一)在成本方面。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会严格控制成本,以2014年复查评选为例,包括材料审查费、车辆费、人员差旅途费、管理费、财务费、材料打印费、津贴、税费等共计111320元,向省厅质监局进行了申请并得到了批付。 (二)在提高效率方面。学会由科技咨询部牵头,以专家委员会为基础,精心挑选评审专家,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排现场评选路线,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高效率的完成各项工作。 (三)在公信度方面。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创建与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会提交的申报挂牌创建工程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未接到任何意见和异议。省交通运输厅下发文件,正式公布了2013、2014、2015年度“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挂牌创建项目。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创建与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学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江苏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奖创建,对进一步提高了江苏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节约、环保意识,加强了项目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进一步促进我省交通工程总体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比学赶超的示范效应,有效激励全省公路工程进一步贯彻现代工程管理理念,认真落实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的“五化”要求,打造出更多、更具影响力的精品示范工程,造福于民。 在2015年1月,省政府下发的《江苏省质量工作考核办法》中,“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项目数占全省比例”已经被列为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指标之一。 鉴于学会此项职能工作的出色完成,展示了学会承接政府职能的优势与能力,省交通运输厅将此项职能工作继续委托学会承担,实现了常态化、固定化。同时,省交通运输厅又将“省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立项咨询审查”职能工作又委托给了学会承担,为学会在新常态下寻求新突破、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启发与思考 一是对于“承接职能”工作的大原则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等靠要,更不能单纯盯着政府手中的权力,最高境界是创造新的职能和新的发展空间;二是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也为未来的改革发展奠定基础;三是把“承接职能”与学会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树立“经营学会”的理念,建立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学会工作队伍;四是理清思路,主动出击,层层突破;五是积极学习取经,及时掌握上级部门的有关指示和文件精神,全面学习和对接上级学会和兄弟学会的优秀经验做法,主动承担政府转移职能;六是将已承接的政府职能做好、做实,形成固化、常态化的学会工作职能,努力把学会承接政府职能搞得更加活跃,更加规范,更加富有成效。 另外,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努力的是:学会目前承接政府职能基本上已常态化,但对学会发展来说还远远不够,行业主管部门放权意识不够,如职称评定、科技设奖相关部门还不愿授权,有待积极沟通和探索;学会已申报5A成功,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学会社会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力还有待大幅度提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 |
![]() |
![]() |